本科教学

电光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智能化”教学学术沙龙专题报告

单位 : 作者 : 发稿时间 : 2025/04/01 14:54

摘要:电光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智能化”教学学术沙龙专题报告    为深入推进AI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应用,深化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探索智能化教育与立德树人目标的深度融合,3月27日,电光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智能化的探索——以课程思政为例”教学沙龙专题报告。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队负责人张伟刚教授担任主讲,电光学院副院长王维华教授及学院骨干教师代表参会,共同探讨AI技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创新路径。报告伊始,副院长王维...

电光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智能化教学学术沙龙专题报告

    为深入推进AI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应用,深化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探索智能化教育与立德树人目标的深度融合,3月27日,电光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智能化的探索——以课程思政为例”教学沙龙专题报告。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队负责人张伟刚教授担任主讲,电光学院副院长王维华教授及学院骨干教师代表参会,共同探讨AI技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创新路径。


报告伊始,副院长王维华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AI技术在教学智能化中的重要性。她指出:AI能够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技术,帮助教师更精准地提炼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她表示,期待通过张伟刚教授对AI-PTRM模型的引入和典型案例分享,为电光学院各教师提供可落地的课程思政智能化实施方案。

随后,张伟刚教授展开专题报告,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阐释AI赋能思政教学的可行路径及未来图景。张伟刚教授首先回溯课程思政的发展脉络,指出其本质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措施,高校教师需借此进一步筑牢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专业人才。此外,针AI技术在教育应用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他举例说明其在提升教学工作效率、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潜力;同时也提醒各位教师坚守主导权,避免AI技术依赖导致的同质化倾向。

课程思政智能化的具体实践路径层面,张伟刚教授提出“分类设计、模型驱动、搭建教科融合智慧精灵”等方法论。对于理工科思政,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伦理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张伟刚教授介绍了由构建AI-PTRM模型,阐述了该模型通过引入AI技术,构建了思政教育(P)、课程教学(T)、教学研究(R)、教学管理(M)“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探索了AI赋能课程思政教学的新途径。最后,AI术的智能就医系统设计”教学为例,系统阐述了AI-TRM模型运作及赋能思政教学智能化的过程,充分展示了采用P-MASE模型“五步法”将思政元素融入、科研方法应用、医学伦理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有机融合的效果

王维华教授做总结,指出本次专题报告AI时代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强调:AI时代教师需主动拥抱新技术,在AI能中坚守育人初心,并呼吁与会教师积极打造具有电光特色的AI思政示范课程,为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电光人才做出新贡献。

据悉,本次专题报告是电光学院AI赋能教学智能化”的第一期教学学术沙龙,后续将继续推进AI术在教学评估、资源建设等环节的落地应用,并以智能化手段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下一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25年本科学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