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刚教授受邀为天津医科大学教师举办研究性教学专题工作坊
2025年1月9日,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队负责人、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张伟刚教授,受邀为天津医科大学教师举办“研究性教学与新医科交叉融合”专题工作坊。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中心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宝坻医院的专业教师和临床医生30余人参加了工作坊教学研讨及交流活动。
工作坊开始前,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何津岩处长首先致辞,对张伟刚教授为天津医科大学教师举办研究性教学专题工作坊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张伟刚教授及其带领的研究性教学团队(NKRBT),在教学、科研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业绩和优秀教学成果。她指出:本次工作坊是研究性教学与医学教育领域结合,特别是研究性教学与新医科交叉融合的宝贵尝试,将为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工作坊交流和研讨,我们的专业教师将系统地学习研究性教学,掌握研究性教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及工具,并结合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设计优化、凝练案例、成果应用,进一步探索研究性教学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和改革方向,不断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次工作坊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破冰之旅,提出问题。
(1)破冰之旅:包括参坊教师组队与熟络、小组成员自我介绍、小组抽取工作坊标牌、拟定小组学习目标、写出小组学习口号等。
(2)提出问题:针对教学中的痛点,各个小组凝练出3个共识问题,如科教二元矛盾具体表现、科研反哺教学瓶颈何在、教法与学法协调的方式等。
第二阶段:夯实基础,掌握方略。
(1)夯实基础:以“研究性教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及工具”为主题,对参坊教师统一培训,学习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研究性教学的典型模型与重要理论。
(2)掌握方略:掌握研究性教学的典型方法和重要工具。工作坊期间,穿插提问和抢答。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实践应用。
(1)案例分析:以“研究性教学的设计、案例、应用及优化”为主题,对参坊教师传授研究性教学的设计方法,针对研究性教学的典型医学案例进行分析。
(2)实践应用:采用P-MASE模型“五步法”,详细分享了《光纤光学》专业课典型案例“光纤血糖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科研方法论》选修课典型案例“基于AI技术的智能就医系统设计及建设”的凝练过程和开发经验。讲授分享期间,穿插提问和抢答。
第四阶段:参坊总结,团建提升。
(1)参坊总结:包括各小组总结汇报学习收获、各小组代表交流参坊体会、参考学习内容对标制定教改计划等。
(2)团建提高:包括团建活动,如组织工作坊小合唱,由张伟刚教授改编的《教研多美丽》;工作坊各组及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工作坊结束后,张伟刚教授与参加工作坊的教师进行了热烈研讨和深度交流,并耐心、细致地解答了他们提出的教学问题和实践困惑,工作坊专题报告得到参坊教师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本次专题工作坊举办很及时,课程内容丰富,培训信息量大,教研创新点多,针对性很强,参坊教师受益匪浅,对研究性教学设计、促进教科融合启发很大,我们将按照P-MASE模型五步法对原有教学案例进行转换和提升,促进研究性教学与医学教育领域的有机结合,在研究性教学与新医科交叉融合上深入探索并取得新成果。
据悉,本次工作坊是2025年NKRBT研究性教学首期工作坊,也是P-MASE模型高校行2025年第一站,也是研究性教学与新医科交叉融合的探索尝试,并与医学教育一线专业教师和临床医生合作研讨的有益实践。NKRBT与天津医科大学达成深度合作共识,将联手合作促进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在医科院校进一步应用和推广,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及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