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林川 赵骁勇)“小朋友们,你们补过牙吗,有没有想过牙齿的模型是怎么来的,它们是怎么做到和自己之前的牙齿一样的?其实,这都是3D打印的功劳。”在咸水沽第三小学,来自南开大学电光学院的教师马林川和志愿者们正在给小朋友们演示3D打印的相关技术,同学们目不转睛,不时发出赞叹声。
“开展这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扩展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志愿服务,检验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所学,引导他们树立责任意识。”服务学习3D打印及应用的课程老师马林川说。
崔江浩也是这次活动的主讲人之一,他和其他志愿者们准备了近一个星期,从主讲内容的确定到PPT内容的选择,大家反复斟酌。课堂上连续不断的提问、孩子们充满好奇的互动,让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感觉哥哥姐姐们讲得特别好,我也希望可以打印出来一个杯子送给妈妈做礼物”“太神奇了,小小的机器可以打印出来很多东西”“我将来也要建很多模型,打印出好多东西”孩子们纷纷谈到。
服务学习课程和学生志愿服务的磨合碰触出的火花让很多人感到惊喜,也得益于学院与社区共同搭建的志愿平台。从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的痛点开展的一对一教学活动,到这次服务学习课程进社区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变的是活动形式,但坚持的是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实现学生成长的内核。“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靶向性’”,沽上社区的负责人说。
据悉,本次活动共分为四期,从3D打印的概念、渊源到实际应用,小朋友们将对这项技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在后期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设计的3D模型。